刘波说影像丨颈椎不舒服,到底是拍X光、CT还是核磁共振?
开栏语
影像检查技术(如DR、CT、MR、超声及核医学等)在临床已经普遍应用,对疾病诊断、治疗及预后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如何选择众多影像检查手段,如何解读影像报告,是广大患者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。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刘波教授将通过《刘波说影像》专栏定期推送疾病影像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科普知识,为您传道解惑。欢迎您持续关注!
对着电脑工作一坐就是大半天,
捧着手机一刷就是几个小时,
不少小伙伴的颈椎开始受不了了,
那颈椎不舒服,
到底是拍X光、CT还是核磁共振呢?广东省中医院影像医学部主任刘波给大家详解。
颈椎出现毛病,需要做DR、CT或MR检查,许多患者疑惑,哪项检查好?其实上述检查各具优势,并不存在哪个最好的说法。
一、各自特点
1.DR(数字X光摄片)
可以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摄片,观测颈椎活动度,判定颈椎是否稳定,是否畸形。
2.颈椎CT检查
-
对骨性结构敏感,如骨折、移位及骨质增生等情况;
-
观察颈部软组织钙化,如颈项韧带钙化;
-
观察椎间盘脱位或膨出,但对颈椎管内颈髓压迫程度没有MR敏感。
对骨性结构敏感,如骨折、移位及骨质增生等情况;
观察颈部软组织钙化,如颈项韧带钙化;
观察椎间盘脱位或膨出,但对颈椎管内颈髓压迫程度没有MR敏感。
3.颈椎 MR 检查
-
对软组织和椎管内脊髓优于 CT 和 DR。
-
观察颈部软组织情况,如肌肉、韧带劳损程度。
-
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,突出或膨出情况,及椎管脊髓压迫程度,是否变性、水肿出血情况。
-
观察是否存在椎管狭窄、椎管内是否有肿瘤。
-
颈椎的神经根受压情况。
对软组织和椎管内脊髓优于 CT 和 DR。
观察颈部软组织情况,如肌肉、韧带劳损程度。
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,突出或膨出情况,及椎管脊髓压迫程度,是否变性、水肿出血情况。
观察是否存在椎管狭窄、椎管内是否有肿瘤。
颈椎的神经根受压情况。
二、结合患者症状,选择合适的检查
1.对于如下情况可以选择DR或CT检查
健康体检人群,怀疑急性颈椎压缩性骨折,怀疑椎体不稳等
2.对于如下症状,选择MR平扫
单侧或双侧颈肩背部疼痛、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、麻木、无力等症状,肢体不灵活,写字、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,或出现下肢麻木或乏力等症状。
3.对于如下症状,除选择MR平扫,还需要行颈椎血管核磁共振检查
患者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状。
眩晕发作与颈部旋转、后伸运动或体位急剧变化有密切关系,或伴有复视、无意识障碍的猝倒。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管供血不足。对于这类患者,除常规 MR 平扫外, 还要加做颈椎血管 MR 成像,判断椎动脉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。
因此,虽然DR、CT以及核磁共振均可以做 颈椎检查,但三者都有各自的优势,不能完全替代,可以相互补充。具体要做哪个检查,还要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、病史特点以及医生在查体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阳性体征,来综合判断。
医学指导:
刘波,广东省中医院影像医学部学部主任,学术带头人,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,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学会副主任委员,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影像分会副主任委员,主任医师,博士生导师。
擅长:肺结节、肺肿瘤、肝胰腺胃肠道肿瘤、肾肿瘤、骨关节炎、骨关节肿瘤、脑中风、脑肿瘤、盆腔炎、盆腔肿瘤影像诊断等。